一二三四五,为生数;六七八九十为成数。
下面这句话大家都非常熟悉: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;地二生火,天七成之;天三生木,地八成之;地四生金,天九成之;天五生土,地十成之。”
那么,这句话背后的易理是什么呢?今天就谈一下这个问题。
我们知道太极生两仪,两仪生四象。
太极本是混沌一片,以一个圆表示如下:
此太极里孕育着阴阳两种气,用白点表示阳,黑点表示阴,阴阳数各五个,阴阳数总共十个。
阴阳二气开始分化以后,则清气上升为天为数字一,浊气下降为地为数字二,就有了天和地的象,如图所示。
此时,天地生成,但天气还没开始下降,地气也没开始上升,也就是阴阳二气没有产生交互,一旦阴阳二气交媾以后,犹如男女相合,就产生了四象和五行。如图:
五居中,是阴阳四象激荡冲气而成,它承接了天地交互的五行之气以后,在地就生成了五行之质,所以《黄帝内经》等经典之作里说:“在天为风,在地为木;在天为热,在地为火;在天为湿,在地为土;在天为燥,在地为金;在天为寒,在地为水。故在天为气,在地成形,形气相感,而化生万物矣。”
从数字的角度来看,我们可以把一二三四五理解为世间万物尚未成形时,在天流行的“生之气”,因此才称呼一二三四五为生数。而,六七八九十,是地之气感应天之气以后,生成了万事万物,因此称之为“成数”。
生数中的一、三、五,为阳,其相加之和为九,因此易经里称呼阳爻为“九”,例如初九,九二,上九等等。
生数中的二四,为阴,相加总和为六,因此易经里称呼阴爻为“六”,例如初六,六二,上六等等。
回到此图:
一和三的阳气下降,二和四的阴气上升,经过中间五的参与,就有了“天一生水,地六成之,”这样的说法了,用图表示,就是我们熟知的河图。
想细致了解的,建议大家去看看宋.刘牧的《易数钩隐图》一书。
不过,建议打好基础再看,要不然看得头晕转向也看不明白,就属于浪费时间了。
今天就分享到这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