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十干类象”,只是以歌诀的形式摘录在《渊海子平》、《神峰通考》等书籍里面。《子平真诠》里所谓的“俗书”里的“歌诀体象”,有可能指的就是这些歌诀。
我们目前看到的干支类象,多数都是由这些歌诀演化并延伸而来的。
很多易友,自以为是的把“干支类象”扩大化了,甚至冠之以“秘传”的名头,广为传播。
《渊海子平》、《神峰通考》,援引“十干类象”歌诀如下:

十天干体象歌诀

十天干体象歌诀
《三命通会》里的十干类象摘录如图:

1

2

3

4
当然,《穷通宝鉴》一书也有对天干类象的描述,大家自行查询。
这些书,认可甲为“栋梁”,但绝不是我们以为的甲为“大树”,那是现代人做事太过于浮躁而望文生义的产物。
那,这歌诀可信度到底如何呢?真不好说,因为其它书籍似乎并没有记载。
综合来看,我认为《子平真诠》里的更符合易理。
但我不排斥干支类象,在我看来,干支类象实际上源于干支配八卦以后而来的,从《三命通会》的十二支分配地理篇里可以寻得蛛丝马迹。

干支配八卦而成万物类象
有朋友说不能拘泥,学易确实不能拘泥,但不拘泥不代表可以胡编乱造,起码要符合易理。比如大树和禾苗,大树可以理解为乙之甲,禾苗则为乙之乙,这是太极中的太极了,怎可言甲为大树呢?